如何真正理解"ISO质量管理体系"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0 07:20:57
刚接触行政工作,对ISO这块一点头绪都没有.7月份就要外审了.而内审去无从下手.希望哪位高手可以帮忙指引.万分感激

如果刚开始接手你可以依据9000的标准一个一个的内审检查。比如4.2的文件要求,4.2.2要求要有质量手册,你就检查是否有这个文件,4.2.3,4.2.4为文件控制和记录控制,那你就检查文件的发放是否有受控,是不是什么人都发放了受控文件,逾期文件是是否有回收,又是如何处理的。文件发放是否有记录,发放到个人是否有签名等等。
以上只是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,刚开始接手9000是比较枯燥的,但是你运用一下就发现还是很有道理的。
9000的标准就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公式,要会套用才能真正的运用,其实每个公司的做法都是不同的,但是目的确实一个,提高质量,提高管理水平。

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管理工具,它的设计机理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,而它的应用是审核,维护则是管理评审。

在ISO9000:2000标准中,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分别是:

原则1:以顾客为关注焦点

原则2:领导作用

原则3:全员参与

原则4:过程方法

原则5:管理的系统方法

原则6:持续改进

原则7: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

原则8:与供方互利的关系

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组合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旋涡。组织作为原子,在“供方—组织—顾客”构成的供应链中定位,它的旋涡表现出方向性,旋涡的资源输入依靠供方—与供方的互利关系(原则8),旋涡的产品输出指向顾客—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(原则1)。由于供方和顾客处于变动之中,组织的资源组合方式,即质量管理体系也需要相应变动—持续改进(原则6),这是一种以变制变的思想。

旋涡的中心是领导—领导作用(原则2),旋涡的外周是员工—全员参与(原则3),组织的运作质量和效率取决于人的因素。

领导居中整合组织资源,整合的方法就是过程方法(原则4)、管理的系统方法(原则5)、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(原则7)。

组织是分层级的,而每个层级中的组织节点都是一个管理旋涡。只有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,以此来认识各类组织的运作机制,认识供应链中的原子—旋涡关系,才能有效抓住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所在。